孩子并不是父母的延续,我们是这冥冥宇宙中一个崭新的生命,我们依附在父母的身体里结合诞生,父母最初只是孕育我们生命的容器,我们有自己的未来,纵使粉身碎骨,我也希望这条路我自己走。
这种投射也分为三种心理:
泄愤——踢猫效应是指对弱于自己或者等级低于自己的对象发泄不满情绪,而产生的连锁反应。人的不满情绪和糟糕心情,一般会沿着等级和强弱组成的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由金字塔尖一直扩散到最底层,无处发泄的最弱小的那一个元素,则成为最终的受害者。其实,这是一种心理疾病的传染。
2、激将,一些人认为多骂一下激起反抗心理之下,他的小孩会努力地证明自己,继而奋发向上。或是担心夸奖会让孩子变得骄傲自满,通过批评惩罚让孩子时时刻刻都在积极向上。其实起到的效果恰恰相反。
3、省事,一些人认为骂到你什么都不敢做(自卑),那你就不会惹事,这样他们也好管理。——这出自《摇铃实验》
这一连串的控制行为会造成什么后果呢?
首先,如果家长对孩子的预期总是负面的,同时又认为完美本身就是孩子应该达到的状态,那么他们就只会关注孩子负面的形象(这里面甚至有些根本就是家长自己想象的负面形象)。孩子做得好了是应该的,而且为了排除骄傲自大的风险,不可以表扬;孩子搞砸了那就肯定是堕落了,所以要严厉批评和惩罚。
但是,人类的所有自愿行动都需要正反馈来激励,如果家长只是一味的惩罚与负面评价,那孩子会回避与家长的接触。下一次会需要更大的惩罚压力才能再次让孩子的行动机制启动起来。
这就造成当孩子真的搞砸了什么事情,他们的第一反应并不是找家长或他人求助和总结,而是想办法回避惩罚甚至推卸责任。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孩子明明抑郁症状都如此明显了,仍然不敢给父母说,拼命忍耐和压制,直到情绪彻底崩溃为止。
其次,这种总是被负面预期的环境也会让孩子极其没有安全感,从而也开始认为自己的不完美真的是丑陋可耻的。这也是为什么投射认同的接受者最终接受到的并不是投射者的正面投射,反而会接受到投射者对他们自我的负面认同。一个自卑又极其没有安全感的孩子就这样被制造出来。
所以啊,当父母总是在给自己的孩子说:“当年我们如何如何,怎么到了你这里就成了问题?”时,很可能他们已经在以投射认同的方式去处理自己的心理创伤,并以此控制自己的孩子了。如果他们将这种控制理解为爱,那爱得越深,反而越伤人,最终甚至割裂亲子关系。
因为每个家庭情况各异,如何去改变也是需要根据父母的心理机制,他们是否知道自己一直贬低着孩子,他们是无法忍住不去这么做,或者是他们就是特意这样做。能够先区分跟澄清父母总是贬低孩子背后的动力,才有可能去做更多的工作。总的可以从以下几点考虑:
第一、觉察体验。父母学会去觉察这么做时候的情绪情感,对自己贬低孩子过程有所思考。
第二、认知调整。父母调整对于这个部分的认知,让他们对这样的贬低有更宽的理解以及弊端的了解。你贬低的目的是什么,是否有比贬低更好的办法激励孩子?
第三、反馈感受。父母向孩子反馈对于这个部分的感受,引起孩子换位去理解作为父母的目的是什么。正确的沟通。
可能针对每个家庭情况不同,父母情况的各异,有一些针对性的方法可以去设计实施,但改变本身就不是容易的事情,何况父母固化了多年的思维跟方式,所以是需要耐心地探索,当父母感受到自己的方式不对后,父母和孩子可以在一定关系基础之上产生互动,才有可能让你们共同反思到自己的一些模式,继而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