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桥灯心理师:青少年不选择自我成长怎么办

2025-01-16

  目前,桥灯心理咨询工作室经常接待这样的小客人:傲气十足,没有礼貌;看不惯长辈的言行,认为“你土的掉渣”,在外人面前给我丢面子;从不参与家庭事务,认为还未成年,活儿应该是父母干;不学习,认为学习的同学都是“傻逼”;手机是“命”不能被夺,手机是快乐的资源,没有手机陪伴,再也找不到快乐,没有手机陪伴,难以活好……

2.jpeg


  家长们为此忧心忡忡,甚至为此神经衰弱,彻夜难眠。常常无技可施,只好说:随你去吧!以后你考不上大学,没有工作,我不管你了,看你怎么办?至于将来怎么样,这种心理教育缺失的孩子,他们哪里能预想未来呢,在这样的群体里流传的一些观念,我们家长并不知道。他们说:人生来就是为了享受的,那些出苦力干活的人,那些刻苦学习的人都有心理障碍,要么太傻,甚至笨!现成的有就吃,没有就要嘛,连自己的父母都搞不定的人,也太没有用了!

1.jpg


  在咨询的过程中,我们见过十八岁的男生,当着父母的面就说:他们都死了,他们的财产都是我一个人的,我可以卖掉两套房子生活,留一套自己住……瞧,盘算得多好。
  在场的父母是什么样的心情呢?母亲回去就发了信息来,狠狠地说:早知道他是这样的败类,一出生就该把他掐死!其实父母应该明白:这不都是孩子的责任,而父母才应该负更大的责任,只要惯养孩子,一切需要都满足,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他就自然会成为这样的人。真是有俗语为证,穷,穷不过三代;富,富不过三代。穷则思变,富则堕落。孩子的成长选择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形成的价值观念。


  有的孩子家境贫寒,甚至有的家庭离散,孩子无论在物质上还是感情上都无所依托,孩子只要在七岁前能够找到自我概念,自性发展完善,也能够面对现实生活,勇敢地挑战,选择正向发展自己。
  小成成,是个十一岁的男孩子。在他十岁那年父亲有了外遇,导致家庭离散。母亲带着他,他给母亲说:妈妈别怕,你还有我呢,我是家里的男人,今后你依靠我就行。从此后母子俩一起走过了风风雨雨,几年后孩子考上北京大学的硕博连读。孩子没有选择沉浸在怨恨里,更没有选择放弃自己,而是选择和妈妈一起撑起一个家。他们生活着,也快乐幸福着。这个小成成之所以能够这样选择,那是因为在他成长中,尤其是母亲给他的是具体的生活,安排他参与各种活动,孩子体验到了自己在家庭里是有责任和义务的。所以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就挺身而出。

1.png

  提醒家长们注意的问题是,关注孩子的心灵成长,如果你的孩子已经有娇惯的历程,你也分析一下他有哪些表现已经令你感到困惑了,孩子选择的发展方向是不是已经偏了。如果发现了问题自己解决不了,你要学会求助于心理咨询师。

专家热线:13680136358

请扫码关注我们!!微信图片_20250106113407.jpg


                            

                              



阅读27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