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一点非暴力沟通,人际更轻松

2025-01-16

 照片心理咨询师 029.jpg  

 语言是一种非常奇妙的事物,它能令你如坐春风,也能将你打入十八层地狱。所谓良言一句三春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会说话,已经成为高情商的标配。

 但大多数人不会好好说话,或者说不知道该怎样好好说话。我们说话往往凭借直觉或者条件反射,最后把话说死了。夫妻间不知道怎么沟通,亲子间不知道该如何相处。朋友,同事间交流也时常陷入僵局。每个人身上都充满戾气,被愤怒的情绪所控制。


《非暴力沟通》认为: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我们的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什么是非暴力沟通

依照“非暴力原则”来谈话和聆听,使人们情谊相通,和谐相处,这就是“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指导我们转化谈话和聆听的方式,让我们不再条件反射式的反应,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识地使用语言,让我们既诚实、清晰地表达自己,又尊重且倾听他人。

非暴力沟通包含四要素。

第一要素,客观地说出观察到的事实。

第二要素,说出自己的感受让对方和自己地内心链接。

第三个要素,提出自己的需要。

第四个要素,说出具体的请求。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步,客观表达对方行为,不评价。

如:这个人好懒,这就是主观评价,是一种观点。因为每个人对懒的标准不一样。而事实是对事物的客观描述。如果我说,这个人今天从早上到晚上,躺在床上玩游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就是事实,是有理有据的客观描述。

非暴力沟通的第二步,区分想法和感受。

什么是想法,什么是感受?

我们常常把内心的想法说出来,而不会表达内心的感受。比如说:你怎么怎么,就是想法。

如孩子生气,会对妈妈说:我觉得你不爱我了。作为妈妈,你当然知道自己爱孩子。但不知孩子为何生气?你可试着问他:发生了什么事?你的感受是什么?孩子说:妈妈刚才一直在表扬别人家的孩子,我心里觉得很难过。这就是感受。培养孩子学会表达感受,很重要。

非暴力沟通告诉我们,如果你要让对方更好地理解你,你应该直接说出你内在的感受。所以,先说事实,再说感受。

非暴力沟通第三步,我有这样的感受,是因为我需要”说出具体的需要。

传统文化并不十分鼓励个人表达需要,渐渐的,我们也不会表达需要了。

比如妻子在家忙了一天,洗衣做饭喂孩子,累得腰酸背疼,心中埋怨逐渐加深。丈夫回来后,看到妻子不理不睬,或者唠叨不已,便心生厌弃,妻子更加愤怒。妻子不会表达自己的需要:我累了一天,身体很累,我需要休息。而是用一种不太明确的行动或语言来表露自己的心声,对方当然不太理解。

非暴力沟通的第四步,“你可不可以”,向对方提出具体的请求。

提出请求虽然简单,但为了达到理想效果,需要三个条件。

首先,请求必须具体,而非抽象的语言。

好的请求,必须具体!具体!再具体!,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具体到可以做的某一件事。

你可以和孩子说:你可不可以把玩具放到玩具箱子里,把书本放到书架上。而比“你把房间收拾好”的请求具体多了。

其次,一个好的请求,不要告诉他,不要做什么,而要告诉他,需要做什么,而且还必须是一个非常清晰的行动方案。

最后,好的请求,不是“要求”和“命令”。

不要命令,不说:你马上给我怎样,你必须怎样,赶紧怎样诸如此类的话,否则,对方的反抗是必然的。





阅读34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