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躺平的成因是什么?

2024-12-29

2018_07_09_21_15_IMG_0093.JPG

孩子躺平的成因是什么?

“躺平”中学生主要有以下成因:


学业压力


• 课程难度增加、作业量过多,频繁的考试排名让学生感到力不从心。例如,初三和高三学生面临升学竞争,长期高强度的学习易使他们产生疲惫和逃避心理。


• 对自己期望很高,但努力后成绩仍不理想,会让学生觉得努力没有回报,从而失去动力。


家庭环境


• 父母过度关注成绩,给孩子造成巨大心理负担。比如,家长要求孩子每次考试必须达到班级前几名,孩子达不到要求就会感到焦虑和压抑。


• 家庭关系紧张,如父母经常争吵,也会让孩子无心学习,产生消极情绪。


社交困境


• 在学校被同学孤立、排挤或遭受校园霸凌,这种不良的社交体验会使学生排斥学校环境。


• 难以融入集体活动,缺乏朋友支持,导致情绪低落,失去对学习和生活的热情。


对于“躺平”中学生可以这样疏导:


学校方面


• 教师要关注学生情绪变化,发现“躺平”迹象时及时沟通。比如,定期和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困惑。


•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作业量,避免学生压力过大。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像运动会、艺术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斗志。


• 设立心理辅导课程和心理咨询室,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


家庭方面


• 家长要营造宽松的家庭氛围,多鼓励孩子,关注孩子的努力过程而不是只看结果。


• 认真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支持。


学生自身


•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明白挫折是暂时的,鼓励他们积极面对困难。


• 教学生一些情绪调节的方法,如运动、听音乐、写日记等,帮助他们缓解压力。


阅读0
分享